流光溢彩的黄浦江畔西岸,黑板上的粉笔灰竟然不经意间飘过了流水的21年。21年兢兢业业,21年蜡炬成灰,在最好的年岁,谢敏老师带出了一届又一届“能说、会写、善算、肯干”的民航人才。三尺讲台后的谢敏老师习惯性将头往后一仰,送出神秘的微笑,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竟成经典。
谢敏老师2004年入职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形体和礼仪课程教师。作为老师,她始终坚信教书先育人,做事先做人。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行为规范上,她对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她常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2016年,因长期操劳,谢敏老师甚至积劳成疾,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治疗,为了不耽误教学进程,她忍着痛绑上腰托依然坚持上课,她对学生说:“学习能力有高低,但学习态度没有高低,现在的学习态度就是你们将来的工作态度”,谢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学生什么是坚持。
谢敏老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她对教学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要求。她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空乘服务专业相结合,编写了《空中乘务形体训练》教材,对我校空乘专业的形体教学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她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体现美,在人际交往中展现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符合行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谢敏老师还立足于礼仪课,覆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参与了校服的设计和定制工作,并编写了《学生仪容仪表手册》和《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有了更清晰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要求。
谢敏老师具有可贵的奉献精神。作为航空旅游服务教研室主任,谢敏老师一人身兼数职,不仅负责形体、服务礼仪、地面服务等课程的教学还身兼礼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和教研室新教师的带教老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学运行、科学研究、企业参访、学术会议、学科竞赛、学生社团,林林总总,案牍劳形,心血耗尽,累到住进院竟然无人知晓。谢敏老师主动承担了大量专业建设工作,义务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座;义务指导各类学生竞赛,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学院组织的歌唱比赛、运动会、迎新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总是积极参与,乐此不疲。从竞赛活动的选题到编创,从编创到排练,从排练到演出,从参赛、参演学生的动作到服装,再到妆容,甚至参赛舞台的道具和灯光,谢敏老师总是事无巨细,耐心指导,尽量做到一丝不苟,不但尽全力为校争光,还为全校师生呈现一场尽善尽美的视听盛宴。
谢敏老师具有深厚的仁爱之心。2017年的春节,有学生因为不想间断校外的英语课程而没有回辽宁抚顺老家过年,谢老师一句:“走,跟我回家过年”让学生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2016级航空旅游2班的谢昭博同学家在甘肃定西,因为家境较贫寒,大冬天还穿着单衣,谢老师看见了就给他送去了运动鞋和棉衣;2018年春天,学生宋启航突发疾病住院,因为家远在内蒙古赤峰市,在家长还未赶到上海的时候谢老师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并烧了一日三餐送到医院,这点点滴滴的师生情都刻在学生的心中,刻在学生的记忆中。
工作三十载,从没听到谢敏老师对生活和工作有过抱怨,即便作为航空旅游服务教研室的主力军和礼仪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年幼孩子的母亲和年迈父母的女儿,肩上有重担,眼角有疲倦,依然不忘闲暇之余关爱学生,关心同事,温暖自己,勉励他人。恰如清代诗人袁枚的咏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没有永垂不朽的丰碑,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作为民航学院首届师德标兵,谢敏老师始终春风化雨,默默耕耘,用心去传授知识,用爱去灌溉学生。坚韧如她,温暖亦如她,从不期待从天而降的春天,独自趟过湍急的生命河流,越过斑斓的人生四季,在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台上,透过四块黑板,为学生呈现出民航蓝天的瑰丽梦想!
